『騎龍古道是橫山鄉大山背眾古道中景點最為豐富的一條古道』
衝著這句話,我們來探險了~
記得10多年前,剛來新竹工作時
單身咩,總是比較瘋狂
機車一騎就上山賞螢火蟲或是看星星
算算至少也有10年沒到大山背了!
春天後母心的氣候又來到
趁著好天氣空檔
接連2週休都往大山背跑
這裡的步道對我們全家來說~是新鮮的!
第一週來到的是騎龍古道
附近的指標有騎龍也有麒龍
天吶!怎不統一一下呀~
騎龍古道是賞桐花的熱門步道之一
這個時候來當然還沒有桐花
探探路囉!
騎龍古道入口有3個
我們是從大山背人文生態館停車場對面入口進入
大山背人文生態館的舊址就是豐鄉國小
在人文生態館的後方
還有山櫻花可賞
昨晚的雨水,打落不少山櫻花
整個石階猶如畫上一抹嫣紅
剛步入騎龍古道入口時
那整片生氣蓬勃的福州杉林
猶如來到阿里山
頗讓人對這步道滿懷希望
雖然中間有一二處土坍
一直到過了第一座糯米橋時
感覺進入了一片荒林
溪邊坡那僅足一個人通行的步道
再加上有些溼滑
心中不禁有些膽怯
深怕女兒的一個不小心
時時叮嚀要踏穩每一步
沒想到這樣驚險的路程
反而讓討厭爬山的美美覺得有趣
一路有著好心情
儘管迷路沒能順利繞完一圈而半途折返
依然樂開懷
人文生態館前2號入口的指示圖
畫的很清楚,我們走的很迷路
只看到2座糯米橋,百年石階就沒走到了
這是第一座糯米橋,建於民國47年
糯米橋是先人留下來的智慧
以前先民利用糯米混合紅糖和石灰等
作為黏接石塊的材料
現在都是用水泥取代
為了跟女兒好解說
糯米就是你們愛吃的飯糰、麻油雞飯那種米啦~
栱型橋墩劃過小溪再加上藤蔓彎延
有種說不上的美感
第二座糯米橋,終於摸到清澈冰涼的溪水耶!
路旁的植物很多 因為沒有汙染植物生長得很好
蛇根草盛開,訴說著春天即將來臨
只有3片葉的申拔
柏拉圖的兄弟『柏拉木』
植物長得好,當然也有不少毛毛
在野外手要摸任何支撐時,眼睛都要放亮一點
因為在那訊號不好,無法即時看地圖
回來後再重新看了一次地圖
原來我們那時有懷疑一個岔路
正是往百年石階的路
那段路還挺平緩好走
也是騎龍古道上桐花最多的地方
只可惜入口是柵欗圍住
感覺蠻荒不已,令我們為之怯步
再過一陣子就桐花季了
不知橫山鄉公所會不會好好整理一下~
後來聽朋友說
他第一次走騎龍古道時
也是因為指標不清迷路沒走完全程
整條步道已呈半荒廢狀態
這條龍還真是難駕馭
真是可惜!
下次要來賞花時
從1號入口直接走到比較平緩的那段應該比較可行!